近日,據報道,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原副院長馬曉河表示,中國經濟增長需從投資拉動轉向消費引領。為夯實消費基礎,可以將個稅起征點提高至8000元,從而減輕中等收入群體負擔,同時,完善社會保障制度,建議為農村60歲以上老人提供補貼。
第一,要增加低收入者收入,可以直接給低收入者發(fā)放補貼、消費券等,從而促進消費。為進一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(guī)模,減輕中等收入群體負擔,可以考慮調整個稅起征點,由目前的5000元提高到8000元。
個人所得稅是調節(jié)個人收入分配,實現社會分配公平的重要手段,也是與很多人切身利益最相關的稅種之一。自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,個稅起征點綜合社會經濟發(fā)展水平和個人收入水平,以及房價、醫(yī)療等負擔的變化,經歷了從800到1600,到2500,再到3500、5000的多次調整。
最近幾年,每一年的兩會期間,都有全國人大代表建言獻策,發(fā)表自己的觀點,最為有名的就是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,其多次提出應該將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提高至一萬元。
受疫情影響最大的工薪階層,也是個稅的最大負擔群體。適時提高個稅起征點,為更多群體減負,有利于消費信心的恢復。這也與“增低、擴中、調高”(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,擴大中收入者比重,降低中等以下收入者的稅收負擔,加大對高收入者的稅收力度)的個稅調整原則是相吻合的。
第二,他表示,要完善社會保障制度,提高低收入人群醫(yī)療保險補助標準,提高養(yǎng)老保險補助標準。他建議,把農村60歲以上老人享有的養(yǎng)老保險最低標準由目前的100多元提高一倍,另外,可以考慮給農村60歲以上老人發(fā)放老農津貼,每月200元起步,之后可逐年增加。
較早之前,就有提議,農村年滿60歲以上的老人,大多數都是在新中國成立后較為困難的時期交過公糧,農業(yè)稅,提留款,支持國家發(fā)展的農民。筆者注:農業(yè)稅于2006年1月1日取消。取消農業(yè)稅標志著中國進入改革開放轉型新時期,不僅減少了農民的負擔,讓農民從事農業(yè)生產更有積極性,體現了現代稅收公平性。
改革開放以后,很多農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,又成為了建設城市發(fā)展勞動力的中堅力量,加快了城市化進程。但每月基礎養(yǎng)老保險金僅百余元的現狀,明顯很難支撐農村老年人衣、食、住、行、醫(yī)等多方面的支出。
當然,今日的農村,也已經開始實施基礎養(yǎng)老金補助、失地養(yǎng)老金補貼、高齡補貼等各類利好政策。這也是貫徹國家推行的“老有所養(yǎng)、老有所為、老有所樂”的方針,是以人民滿意為核心的治理思想的具體體現。促進農村經濟的發(fā)展和轉型升級,實現農村現代化建設的戰(zhàn)略目標。